不記得自己是何時認識「契媽」Cathie Wood了 (看國內人直接稱她做"木頭姐")了,她是不少年輕人眼中的股票界K.O.L.。自3月世紀疫症大爆發後,她所管理的方舟投資(Ark Invest)旗下的ARK Innovation ETF (ARKK),股價由谷底3月20日的37.85,差不多一年後便攀升至今年2月12日156.58的歷史新高,足足升了4倍有多,因而受不少網民追捧她做「女股神」。
近期拜讀了錢琛出版的新書《以Python 取勝—計量交易快速上手》,才認識多了ETF的原理和操作。當交易ETF時,除了考慮基金的費用比率(expense ratio)外,也要留意ETF是否存在溢價。若ETF現價比資產淨值(net asset value, NAV)高,即ETF存在溢價(premium),代表市場對其有過埋需求;相反,若ETF現價比資產淨值低,即ETF存在折讓(discount),意味市場對其有過量沽壓。假若大戶是依據「動量策略」(momentum strategy)作交易,便會採用溢價/折讓作為交易訊號。
而ARKK有別於一般ETF的被動式指標追蹤設計,採取主動投資法 (actively-managed exchange-traded fund),由投資經理主動調節倉位,以反映其投資意見。
說回ARKK之所以「爆升」,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重倉電動車公司Tesla。根據官方網站Factsheet所示,截至去年底,Tesla (TSLA)佔其倉位比重首位,達10.8%。而Tesla過去一年的股價亦出現火箭式升幅,回報甚佳。
(Source: https://ark-funds.com/arkk)
平生從沒想過做「契仔」,只是很好奇為何「契媽」如此看好電動車(EV)市場,因此趁今天正值復活節長假期,爬梳了幾篇由她的研究團隊撰寫對電動車市場發展趨勢的看法,整理文中一些重點,以圖理解她的思路。
根據ARK Invest最新研究報告,電動車龍頭已經進入產品生命周期的第二階段(embryonic stage),即生產成本與價格同時降低,前者根據Wright's Law定律,成本因量產倍增而持續降低,瀲發市場對電動車需求,並預料電動車龍頭的產品於未來數年,將比同業獲取顯著的邊際擴張的優勢 (margin expansion)。
順帶一提,Ark Invest近日終於在市場推出太空探索與創新基金 (ARKX),無獨有偶,京東(JD.COM ADR)、Netflix和美團 (HKG:3690)皆意外地位列其佔倉清單上。看來在「契媽」眼中,衛星通訊解決方案(satellite constellation)以及無人機物流,將是未來十年太空科技應用的主戰場。
筆記*連結: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AUJ2oJdN-V2vik3MCqYEiSgFqPfF81ZF/view?usp=sharing
*內容主要參考自以下Ark Invest研究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