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是我在一間本地流動電訊商上班的最後一天。記得我最喜愛的香港女作家王迪詩曾經說過,她十年內轉過九份工,正是五花八門的工作經驗,為她提供不少寫作靈感。屈指一算,自大學畢業後短短三年,我也曾做過展覽項目助理、腦細助理、商業分析師三份工。初頭曾有一刻懷疑人生,覺得自己不逮所以一直找唔到好offer。在第一份全職工作收入緊拙情況下 (縱然到現在收入仍微薄得很),決定把口一橫,重返校園半工讀Master,試圖轉行做數據分析。事實証明,路是人走出來,如果第一份工沒有機會接觸到能言善辯的sell屎和銷售數據,今天自己很可能會走了另一條career path而不是食數據分析這行飯。諷刺的是,越知得多越見自己渺小,有如瞎子挑燈摸黑而行。
換取多一張沙紙過後,其實是提醒自己培養「海棉思維」以及「工匠思維」(craftsman mindset)。前者著重不斷汲取新事物來提昇造詣,後者是要專注於你能為別人提供什麼。
不少打工仔應該都想過躋身做大公司高管 (不是title吹噓個種),作為公司相對後生的小薯,這種ff我當然也想過。早排跟公司的Head of Marketing食早餐,當日就請教了他「管理」的學問,他告訴我,「要令在上位者都覺得你應該都適合管人的話,首要是先學習管好自己手上的tasks(任務)」。雖知接手的任務通常只會有增無減,這時侯就要想辦法管理好時間,用更聰明的方法加快完成任務
(例如automate重覆性工序),而不是單純用更多工作時數(開OT)完成更多工作。這樣的話,在上位者才會放心交託更重要的任務給你,自然安排更多人手幫你辦事。當然,管人又是另一門藝術,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。
早前看過一本書《一人公司》(Company of
One),作者Paul Jarvis是一名網路品牌顧問,提到不少大公司試圖偽裝成小公司,刻意維持小規模經營的模式:彈性、自主、快速、簡單。傳統商業模式教導我們,如果想賺更多錢,就要不斷成長擴大業務規模,而這種成長就是「變得更大」。作者卻反覆指出,未來企業應專注於「變得更好」,而不是只想著變得更大。作者引述創業基因計劃(Startup
Genome Project)一項對三千二百多間快速成長的初創科技企業的研究,發現74%的企業失敗告終的原因,正是將利潤「成長」當成首要商業策略。所謂失敗,包括經歷大規模裁員、賤賣資產,甚至面臨倒閉。
回想起初加入這間電訊商時,其中一個原因是這正是大公司中衍生出來的一間小公司,感覺應該挺好玩:一來入職時只是正式開台了半年左右,二來品牌形象玩味重(chill自由),加上電訊業坐擁多重面向的客戶數據(multi-dimensional
data),正好適合當作木人樁以加強數據分析的skill set。現實情況卻是,平日大部分工作時間花了在數據採集和「養數據」上,「用數據」做分析很多時侯變了minor task或是做reporting而已。舉例說,當Marketing Team有初步定案推出新program的時候,第一時間就要弄清楚是否牽涉新logic和mechanism,了解完數據背後操作就要寫requirement,再等IT support
team排程做development,有時侯當campaign內容臨時改動,又要再back and forth開會跟不同internal
parties 協調,確保彼此接收的資訊無誤,最後通過UAT完成系統測試才算是完成一個development
cycle。
此外,幾乎每個行業也有一些通用語言 (即係行內自己人聽得明但外人聽唔明),電訊業當然不例外。作為商業分析師,工作初期基本上就是要好好了解平日「養」了什麼數據可作分析(what),如何做分析(how),以至為何要做這類型分析(why)。因為如果連數據預處理(data preprocessing)都不明不白,根本談不上做後面分析。這亦是我不時提點自己不論工作多忙,也要定時更新數據字典(Data
Dict)為自己和後人種樹,否則離職後通常這些資料便會跟人流失,那未必太可惜了。
在這間玩味重的電訊商工作,由於辦公室坐位有限,各部門被分配在不同樓層工作。過去在這公司工作的日子,雖然自己一直掛名under Marketing
Team,但鑑於本身工作性質,平日很少機會得悉其他做Digital Marketing的同事如何策劃和制訂營銷策略。近日離別在即,出於好奇,便厚顏的去找其中三兩個能人異士閒聊一番。
「手機上台無合約,本質上經已好難留客,所以唔可以單憑用價格同對家砍。如果你有睇開我地Facebook留言對話再同隔離台比較,就明我地定位同人地分別」K主力負責經營社群管理(Community engagement),一手創立公司Facebook
Page以及有份研發推出全宇宙首個「種」數據農場遊戲,自當霸氣地如是說。K又發現,時下不少後生仔已經不像上一代要求官腔式刻板對答,反而用一種「串串共」語調答覆會更受落,「做錯唔緊要,只要你肯認錯,最後對方條氣都會gur啲……講到底,都要睇番公司係咪容許你咁做」。作為無合約電訊商,Marketing
Team一方面要吸客上數(acquisition),更要扭盡六壬留住客人(retention),與其說營銷策劃,說白了,目標是管理好銷售漏斗(Sales Funnel)開源截流,從而達至最多客戶持續地subscribe服務。
當談到做Marketing需要什麼條件,K在當下疫症蔓延時,隔著口罩笑言「最基本係睇個人有冇common sense」。看見全球各地盲搶日用品情況,不論你信不信,反正同樣戴著口罩的我信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