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由朝到晚心情都忐忑不安,因為我城的三件事:
一、早上一覺醒來打開面書一看,見到我最喜愛的本地女作家王迪詩宣佈即時結束在《信報》寫了11年的專欄「蘭開夏道」,原因是《信報》拒絕她用「人神共憤」四大字開天窗,並要求她提交長文代替,她亦堅拒服從,道不同不相為謀,唯割蓆以明志。還記得今年4月林行止在其《信報》專欄力陳「從佔中前開始,作者為佔中三子的之一的戴耀廷教授的專欄「法治人」,從未間斷,直至三月九日……足以說明《信報》未被全面「編收」的準繩」,如今看見王迪詩在信報專欄被審查,恕難苟同,足見《信報》已自我淪陷。無獨有偶,早兩日得知一直負責為明報社評翻譯為英文的張彩雲即日起停止為《明報》翻譯,以抗議社評跟從政府將6.12佔領定性為「暴動」。當前亂局之中看見香港人仍忠於良知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,只能祈盼「自己香港自己救」。
二、下午三時開電視睇林鄭記者會,看她解釋接下來如何收拾「反送中」(修訂逃犯條例)亂局,看畢全程,只見她在聲明中說到自己「令這兩年來相對平靜的香港社會,再次出現很大的矛盾和紛爭,令很多市民感到失望和痛心」,並宣告暫緩今年內再度推行修例。之後便對記者所有提問顧左右而言他,不斷強調自己對惡法的初心,沒有正面回應在場記者是否需為此問責下台,真係好想對林鄭講一聲:「暫你老母!」。她既然自知不得民心,何不乾脆遵守競選承諾引咎辭職,對她個人往後政治前途未嘗不是好事。
三、晚上十時看蘋果新聞,一名年約30歲的年輕人,在太古廣場掛上「反送中」橫額抗議後從高處墮下失救。6.12警察開槍還不至有人命喪於此,沒料到「反送中」運動上,政府終歸要背負一條人命!這刻我都不知如何表達內心對林鄭為首的當權者的忿恨,無論如何,今天一定站出來遊行表達「抗議鎮壓 撤回惡法」訴求,也希望向死者獻上白花,但願一起走他未走完的路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